创建高效和谐且心在一起的团队!
画外音:“团队精神,更多的是一种感觉,一种认同感,一种归属感,这些是花钱也买不到的。人是自然的重要组成部分,我们要更多的‘道法自然’,向自然界学习:上善若水、鹰一样的个人、雁一样的团队、狼一样的行动力。”
人在一起不一定是团队;心在一起才是团队。
比尔盖茨:“小成功靠个人,大成功靠团队”。
没有人可以厉害得不需要别人的帮助,也没有人平凡到不能在某方面帮助他人。
1. 团队的重要性
“一滴水怎样才能不干涸?”弟子们面面相觑,无法回答。
释迦牟尼说:“把它放到大海里去”。
个人再完美,也就是一滴水;一个团队、一个优秀的团队就是大海。
比尔盖茨:“小成功靠个人,大成功靠团队”。
我们希望大成功,我们追求大成功,我们需要依靠团队,依靠一个强大高效的团队!首先我们需要建设一个强大高效的团队,然后才能拥有和依靠这个团队获得共同的成功。团队对于企业经营成败的重要性无需多说毋庸置疑。
“没有完美的个人,只有完美的团队”,团队成员的能力之间优势互补,同样说明了团队的重要性。
2. 何为高效和谐?
康乐福在团队建设方面的目标是:“成为一支高效和谐的团队”。
高效包括三个层面,即高效能、高效率和强执行力,不仅工作效率要高,速度要快,还要获得想要的结果,即效能和结果。高效能以行动最终的目标和绩效结果来衡量,注重的是功劳不是苦劳,强调的是结果不是过程。在工作过程中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,我们的目标是什么?以免偏离方向以免失去动力和意义。高效率是指行动做事的速度快慢和效率高低。“天下武功,唯快不破”,在这个“快鱼吃慢鱼”的时代,在这个高强度快节奏的城市,不高效就是“逆水行舟,不进则退”,就会落伍被淘汰。而要做到前面的两个高效,就必须要有很强的执行力。
和谐即和睦协调,配合默契,具有良好的团队精神和团队氛围,积极向上和正能量,可能时而杂乱无章,时而井然有序,时而鸦雀无声,时而喧闹异常,但感觉都很协调自然且有着深刻的内在逻辑,犹如“既在意料之外、又在情理之中”,如同我们的工作环境氛围中所描述的那样,让团队成员有归属感、向心力和凝聚力。这就要求我们要以人为本,要团结,要做到“人在一起不是团队,心在一起才是团队”的境界,只有心在一起的团队,才是团结的团队,才是真正和谐的团队。
要真正实现我们团队的目标,并不简单的等于高效能+高效率+和谐,在这些因素聚合的过程中,还需要其他的能力条件,如我们的执行能力、专业能力和综合能力、良好的学习能力等,在工作中不断学习,相互学习、向内学习、向外学习、向实践学习、利用业余时间学习等,不断的充实提高成长自己,就能让我们的团队真正成为“一个高效和谐的团队”。
智慧小故事:一个只有13个人的上市公司
一家公司,包括老板在内员工13人,订货基本通过传真和电话,没有质检部门……但在创业37年中,经历石油危机、汇率震荡、泡沫破灭等逆境打击,每年依然能保持超过35%的毛利率,并且上市,他的创始人还获得国家企业家奖。这样的企业你见过吗?
我说的是一家日本企业,名字叫“A-one精密”,创建于1970年,主要生产超硬弹簧夹头,市场占有率高达60%,拥有1.3万家国外用户,2003年在大阪证券交易所上市。它的创始人梅原胜彦在2007年获得日本企业家奖,之前获奖的都是软银的孙正义,优衣库的柳井正这样的大人物。
众所周知,小企业要是能够做到行业的领先者,必定是在一个细分领域有出色表现,成为所谓的“隐形冠军”,这已经不必多言。但因为小到极致,A-one在管理上也充满了反传统的理念。
首先看看A-one惊人效率。因为人少,所以A-one一年开会的时间加在一起不超过30分钟,很多的交流都在现场站着就说了。A-one的产品质量好,但是它最强的优势却是在交货的快速。大企业一周或两周的生产时间,在A-one只需要1~3天。梅原说:“事实上,当天下午3点前所接收的订货,70%都可以在当天内完成并配送。实际上,要做到100%交货也是没问题的,但这么一来,第二天上午就没事干了。”
A-one从接受订单,到工厂开始作业,中间间隔不到5分钟,而且中间过程不是依赖于IT系统和网络,仅仅依靠手写的传真。因为人员少,品类少,所以生产过程不必经过大企业必须的生产排期、物料管理、交货期管理等诸多流程(这些都被梅原称为“制造业多余的管理”,几个人打个电话,或者拿着传真跑一圈,几分钟内就开始生产。为了缩短交货周期,A-one甚至省略了质检的步骤。按照梅原的理论——只要认真经过每道工序,产出的就只会是高质量的产品。
更不可思议的是,作为一家微型制造商,A-one竟然在有限的资源制约下,同时拥有自己的销售网络。这一战略不仅使得从订单到制造到发货这一系列流程都是自己在做,没有中间环节,提高了发货速度;更重要的是,摆脱了被销售端控制价格的困境。梅原在说明公司高收益构成的时候,总会说明20%利润来自制造,15%来自销售部,所以才会有超过35%的毛利率。
幸福感是另一个必须要提到的事情。在日本传统的观念里,公司是一个寻求幸福感的地方。但是随着美国以追求规模和短期盈利为目标的商业文化的日渐流行,这种观念已经慢慢式微。而在A-one,员工不仅是终身雇佣、不需要打卡,可以分享公司盈利,梅原更是提出了一些离经叛道的说法。例如,在A-one他倾向于招收外行员工,因为“便于培养”,目前A-one每天操着英语对海外销售的主管,最开始都是附近的家庭主妇。
A-one没有组织和头衔,因为“大家都明白彼此的能力水平,所以没有必要硬是赋予什么头衔之类不自由的东西”,因为这个原因,当公司准备上市的时候,梅原和证券公司产生了很大的分歧。证券公司看来,没有组织就不能明确责任,而梅原来看,所谓明确责任本身才是奇怪的,责任没有必要要让人来负,工作上的责任由公司来负就行了,否则以后就没有人去挑战困难的事情,公司就会失去活力。他把员工的工作和私人生活分的非常清楚,甚至用严正的口吻告诉员工“如果在公司以外的地方看到我,可以不打招呼”,同时严禁员工给他家里打电话。
在当今规模至上的商业环境中,这些理念和尝试很值得我们去认真思考——到底什么是公司的本质?到底什么是有效的管理?规模真的是我们唯一的发展目标吗?
3. 高效团队有何共同点?
创建高效的团队,不只是要求每一个成员都要高效,包括高效的管理者和高效的团队成员,而且相互之间的协作与沟通也要高效,即工作的环境氛围。
★高效团队的共同点
1.关注结果,矛盾不会破坏高效的团队;
2.公司利益优先;
3.认真对待工作和生活;
4.内部凝聚力:互补的多样性优势;
5.外部吸引力:吸引更多优势人才加入的磁铁。
4. 高效团队对于成员的要求
4.1 队长定位:
队长就是管理教练,传道者,催化剂,粘合剂,镜子,指南针,钥匙,啦啦队长,树标杆,上行下效,存于中而形于外,提出问题而非给出答案。催化剂作用即加速队员优势与共同目标之间,以及成员优势与客户需要之间的反应,来帮助每个成员将优势转化为业绩结果。
★高效管理者的共同特点:
1.总是持续投资自己及队员的优势;
2.用优势思维选择和管理团队成员;
3.了解并满足团队成员的需求。
高效管理者能够充分认识自己的天赋优势,还有自己的劣势;把时间放在哪里能获得最大的回报,也知道自己在哪些领域缺乏天赋才能,需要向队员求助;关注优点比关注缺点更重要。每个领导者要确切了解自己的优势,并在合适的时间合适地运用。
高效管理者的职责就是:把握团队的目标和方向;选择适当的人才;厘清成员的职责;进行公平合理的奖惩;建立各项制度。
AES公司将责任授权到总部以下,总部最高领导层主要扮演以下四个角色:
●扮演顾问角色,向员工提供建议;
●扮演公司原则的首要监护人,维护公司的价值观;
●扮演首要责任人,代表公司对外承担责任;
●扮演首要鼓励者,参加员工的PART、公司庆典活动等。
4.2 队员定位:
●优势互补,发挥优势,扬长避短。要能够非常精确地知道自己的优势与不足,并发挥优势,规避不足;要知道在哪些方面其他成员可以依靠我;在每个成员自己的优势领域内,任何人的错都是我的错。
●不要让自己的队友失败!不要害怕把自己的弱项暴露给他人。
●人的长处可在组织中产生实效,而人的短处可以使其不产生作用。
●敬业:是敬重自己的工作,将工作当成自己的事,其具体表现为忠于职守,尽职尽责、认真负责、一丝不苟、善始善终等职业道德。
团队组合,重在平衡,团队的构成,实际上是一个角色平衡的问题;团队需要的不是一个个平衡的个体,而是能够在组合之后趋于平衡的群体;团队中的每个人,都是既能满足特定需要而又不与其他的角色重复的人;这样,人类的弱点才能被克服,优点也就能充分释放!
篮球之神迈克尔·乔丹:“一名伟大的球星最突出能力就是让周围的队友变得更好”。
团队并不需要每个成员简单的“愿意为团队做任何事”,而是要你能够非常精确地知道自己的优势与不足,并发挥优势,规避不足;你的队友知道在哪些方面他们可以依靠你;在每个成员自己的优势领域内,任何人的错都是我的错。
4.3 团队定位
贝尔宾:“人无完人,但是一个团队是可以完美的。”
“没有完美的个人,只有完美的团队”。
●优势互补,发挥优势,扬长避短。人的长处可在组织中产生实效,而人的短处可以使其不产生作用。
●不要让自己的队友失败!不要害怕把自己的弱项暴露给他人。
●要能够非常精确地知道自己的优势与不足,并发挥优势,规避不足;要知道在哪些方面其他成员可以依靠我;在每个成员自己的优势领域内,任何人的错都是我的错;喜欢热爱自己的专业和工作、踏实认真敬业用心、具有长远发展潜力和空间。
●一流团队的标志是员工对每个岗位都有共同的理解,而每个岗位上的员工都能用其所长。在这种开放的环境中,“质量”被定义为“员工识别问题和寻找解决方案的过程”。
知识扩展:贝尔宾团队角色
团队角色包括以下八种,与之对应的是职能角色如队长、队员、经理、总监、总经理等:
创新者:常常提出点子;
信息者:及时提供支持;
推进者:开始运筹计划;
实干者:希望散会后赶紧实施;
协调者:冥想,努力协调矛盾,分配资源,谁干更合适?
监督者:开始泼冷水;
完美者:强调细节;
凝聚者:统一理念,润滑调适。
智慧小故事:团结的来历与蚂蚁搬家
久以前,有一个人看到了蚂蚁的壮举:突如其来的水包围了一小块陆地,那一小块陆地有许多的蚂蚁,是蚂蚁的家园。蚂蚁们对水是很敏感的,因为它们不会水。天要是要下大雨了,它们总是能够预先知道,于是就能看到它们浩浩荡荡搬家的场面。但是这一次它们无法预先知道,因为这一次是人祸,那个人挖开了沟渠,要浇灌他的菜园子。
天灾可以预知,但是对于人祸蚂蚁们就无法预知了。蚂蚁们爬出了洞穴,一阵慌乱后,蚂蚁们有秩序了,它们聚拢,聚拢,聚拢成了一个大大的蚂蚁团,这时,水漫了上去,蚂蚁团就漂在了水面,而且在微风的吹动下,蚂蚁团滚动,在水面上向前滚动。没有一只蚂蚁松手,那蚂蚁团好像向前漂得很轻灵。终于,他们抵达了陆地,它们分散开来,它们一定又一次开始重建家园。
那人看得呆了。他在想,假如有蚂蚁不想在最外边,想在里边安全着,还会有那紧密的蚂蚁团吗?假如有更多的蚂蚁这样想,还会有蚂蚁团吗?他的脑海闪现了一个词:团结。这是他因为目睹蚂蚁的壮举而创造的一个词!他想:这是一个多么好的词啊!
他把蚂蚁的壮举讲给他的子孙,临了总要说一句:“团结啊!”
他的子孙把蚂蚁的壮举讲给他们的子孙,临了总要说:“这就是团结啊!”
后来蚂蚁的故事传丢了,一代叮嘱一代:“团结啊!”
智慧小故事:鱼竿活鱼与团队双赢合作
从前,有两个饥饿的人得到了一位长者的恩赐:一根鱼杆和一篓鲜活硕大的鱼。经过谈判,其中,一个人得到了一篓鱼,另一个得到了一根鱼杆。得到鱼的人原地就用干柴搭起篝火煮起了鱼,他狼吞虎咽,还没有品出鲜鱼的肉香,转瞬间,连鱼带汤就被他吃了个精光,不久,他便饿死在空空的鱼篓旁。另一个人则提着鱼杆继续忍饥挨饿,一步步艰难地向海边走去,可当他已经看到不远处那片蔚蓝色的海洋时,他浑身的最后一点力气也使完了,他也只能眼巴巴地带着无尽的遗憾撒手人间。
又有两个饥饿的人,他们同样得到了长者恩赐的一根鱼杆和一篓鱼。只是经过谈判,他们并没有各奔东西,而是商定共同去找寻大海,他俩每次只煮一条鱼,他们经过遥远的跋涉,来到了海边,从此,两人开始了捕鱼为生的日子,几年后,他们盖起了房子,有了各自的家庭、子女,有了自己建造的渔船,过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。
【解析】:
Win–lost,Lose–Lose的想法,得到的终将是短暂的好处;Win-win的想法,才有可能得到长久的利益。
智慧小故事:龟兔赛跑新解
乌龟和兔子赛跑,第一局因为兔子骄傲的睡了一觉的缘故,乌龟赢得了胜利。兔子很不服气要和乌龟比第二局,第二局兔子没有再骄傲的睡觉,夺得了冠军,乌龟说,不服气的是你,要重比的也是你,我要再和你比一局,头一局就是你定的比赛你输了还要比不公平,这局我定规则,咱们跑完前面的一段要通过终点的河,兔子骄傲的说都随你。结果兔子很快的跑到了河边,看着河水直着急。乌龟则慢慢悠悠的爬到河边,看了兔子一眼,吱的一声窜入河中,到达了彼岸。这回看比赛的动物们都不愿意了,说,竟看你们两个瞎折腾了,这回现场所有的动物都加入。兔子看了看乌龟,乌龟也看了看兔子,他们对目一笑,准备合作,于是枪声一响,兔子背着乌龟跑的很小心,生怕乌龟掉队,等跑到了河边乌龟这回也不不潜水了,他飘在河面向前游,叫兔子坐在他的壳上,于是乌龟和兔子夺得了动物运动会的冠军。
【解析】:
团结是由多种情感聚集在一起而产生的一种精神。团结并不只存在于志同道合中。想要成为一个团结优秀的团队,只需要我们都用真诚去面对集体中的每一个人,让这个集体里的每一个人,都感觉到心灵的温暖。如果一个团队没有团结的精神,那么这个团队就不能称之为团队,只是群体,团结是成功的基石,没有团结就不可能获得成功。 合作可以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倍增效果。据统计,诺贝尔获奖项目中,因合作获奖的占三分之二以上。在诺贝尔奖设立的前25年,合作奖占41%,而现在则跃居80%。
智慧小故事:三个和尚没水喝新解
有一句老话,叫“一个和尚挑水吃,两个和尚抬水吃,三个和尚没水吃”。如今,这三个观点过时了。现在的观点是“一个和尚没水吃,三个和尚水多得吃不完”。
有三个庙,这三个庙离河边都比较远,怎么解决吃水问题呢?第一个庙,和尚挑水路比较长,一天挑了一缸就累了,不干了。于是三个和尚商量,咱们来个接力赛吧,每人挑一段路。第一个和尚从河边挑到半路停下来休息,第二个和尚继续挑,又转给第三个和尚,挑到缸里灌进去,空桶回来再接着挑。大家都不累,水很快就挑满了。这是协作的办法,也叫“机制创新”。
第二个庙,老和尚把三个徒弟都叫来,说我们立下了新的庙规,要引进竞争机制。三个和尚都去挑水,谁挑得多,晚上吃饭加一道菜;谁水挑得少,吃白饭,没菜。三个和尚拼命去挑,一会儿水就挑满了。这个办法叫“管理创新”。
第三个庙,三个小和尚商量,天天挑水太累,咱们想想办法。山上有竹子,把竹子砍下来连在一起,竹子中心是空的,然后买了一个辘轳,第一个和尚把一桶水摇上去,第二个和尚专管倒水,第三个和尚在地上休息。三个人轮流换班,一会儿水就灌满了,这叫“技术创新”。
由三个和尚没水喝,到三个和尚通过不同的办法达到共同的目的,关键在于不局限于固有的思维,发扬了团结协作,良性竞争,开拓创新的精神。故事新解,给我们新的启发!
5. 如何做到和谐团队?
5.1 团队凝聚力和归属感
一个团队要发挥作用,犹如纤夫拉船,如果都往四面八方拉,必然导致力量的相互抵消,基本上很难拉动。但如果都往一个方向拉,则很容易。一根筷子很容易折断,但十根筷子抱团一起,就很难折断了。所有劲都往一处使,不要拖后腿,不要让团队失败,团结就是力量!一个不团结的团队,一个目标混乱的团队,一个精力分散的团队,一个没有执行力的团队,其糟糕程度是很难想象的,其结局也是显而易见的。
团结是由多种情感聚集在一起而产生的一种精神。和谐团队首先要团结,要目标一致,要齐心协力,这就是基础的团队精神,团队成员为了共同的目标和利益而相互协作、尽心尽力的意愿,其核心就是具有共同的理念、信念、价值观和目标。志同道合的人走在一起才是快乐的!贯穿一致的思想观念、价值准则、是非观的可行途径,在团队氛围中形成强大的思想磁场!进而对每个团队成员产生强大的凝聚力、吸引力和归属感。
和谐团队:解决为什么能实现1+1>2的内在精神根源。
拉封丹:“若不团结,任何力量都是弱小的”。
正如经典励志电影《胜利之光》 (Friday Night Lights)的经典台词:
“对我来说,追求完美与获取高分无关,与胜负无关。而是你与你自己,你的家人和朋友的关系。追求完美就是当你看着朋友的双眼时,你知道自己没有让他们失望。因为你把事实告诉了他们。而那个事实就是你已经尽你所能,你已经不遗余力。在那个时刻,你能否用清澈的双眼和真诚的爱心来面对你的朋友?先生们,如果你们能做到这点,那你们就是完美的”。
5.2 相互信任帮助和支持
很多事情并不是因为看到希望才坚持,而是因为只有坚持才能看到希望。
马云:“很多人是因为看见而相信,只有很少一部分人是相信而看见,我想这也是很长时间企业家和科学家们不被理解的重大因素,因为我们相信相信。……科学家和企业家的共同点是因为相信而看见,只有创新的精神,只有敢于担当,才诞生了企业家和科学家。”
若有眼光有远见,相信就会看到就会实现,不要做看到了才相信甚至看到了也不敢也不愿意相信的人。
这是和谐团队的基础,要相信自己,相信同事,相信团队,相信上级,相信公司决策。信任具有强大的力量和价值,信任可以降低沟通成本与经营成本,还能增加获得成功的可能。容易相信的人比不容易相信的人更容易成功。信任的根源在于内心深处的相信自己,不能做到相信自己的人,很难真正的相信别人。信任是具有价值的,信任可以降低沟通成本与经营成本,还能增加获得成功的可能。
与值得信赖及遵守制度的人共事,既节省了因疑心而耗费的精力,也避免了因轻信而造成的危险。相信看到的是光明,怀疑看到的是黑暗;相信看到的是道路,怀疑看到的是困难。知道没有力量,相信才有力量。相信是一种力量,互相相信更会起到1+1>2的效果,也就是整体大于部分之和。
5.3 乐于分享同甘共苦
培根:“把你的快乐分享给朋友,你会得到双倍的快乐;把你的忧愁诉说给朋友,你会减少一半的痛苦”。
越分享越成长越快乐!
分享自己的经验教训,加速团队的学习成长;讲述自己的迷茫困惑和困难问题,收获团队支持与帮助。简言之就是分享能让快乐加倍痛苦减半,同理和谐团队能让成功加倍失败减半。
5.4 团队的大局观
大局即整体全面的形势。每个团队成员,要从大局出发,以大局为重。以长远的眼光权衡利弊得失,自觉做到局部服从整体,自我服从全局,眼前服从长远,立足本职。“识得大体,方堪大任”、“不怕职务低,就怕觉悟低”、“学会从整体角度考虑问题”、“从大局着眼,从小处着手”阐述了大局意识对团队和个体的意义。
6. 道法自然之鹰雁团队
鹰雁团队是指一个高瞻远瞩和团结互助的高效和谐团队,与我们所追求的团队目标正好吻合。鹰的特点是眼睛非常锐利高远,高屋建瓴,居高临下,总览全局,是一个优秀团队成员需要具备的重要能力。雁的特点就是互相帮助,团结互助,是每个团队成员都应该具备的重要素质。两者相结合,就必然是一支高效和谐执行力强的团队了。
6.1 鹰一样的高效
鹰多数在白天活动,能轻易飞越海拔7000米以上的山脊,即使它在千米以上的高空翱翔,也能把地面上地猎物看得一清二楚,是鼎鼎有名的千里眼。一旦发现猎物便会显示出一种超长的冷静,飞起、俯冲、出击,依靠强势,把握时机,从来都是每每出击、次次必中。它有一副强壮的脚和锐利的爪,便于捕捉动物和撕破动物的皮肉。它的喙大,胃肠发达,消化能力强,吃下去的老鼠,一会儿功夫就被消化得精光。不能消化的如稻草,会将它们裹成团状吐出去。
6.2 雁一样的和谐
大雁是一种候鸟,春天到北方繁殖,冬天到南方过冬,大雁的飞行速度很快,每小时能飞68~90公里。要完成这种远距离的迁徙,需要大概1-2个月时间。大雁不懂日历,它们只能靠着自身对环境的敏感性,确定日期,在冬天到来之前开始迁徙。不管在何处繁殖,何处过冬,总是非常准时地南来北往。在漫长的旅途中,雁群从来都是目标坚定,方向清晰。
整个的迁徙过程像极了人类社会的团队协作:有组织有纪律,互相帮助,互相鼓励,不让每一个团队成员掉队和失败。每次迁徙,就相当于一次任务执行,时而V形阵,时而一字阵,要在每次任务执行中有如此良好的表现,可想而知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也会如此要求他们自己。
知识扩展:雁阵迁徙过程及分工合作
大雁是人们熟知的鸟类类群之一,在迁徙时总是几十只、数百只,甚至上千只汇集在一起,互相紧接着列队而飞,古人称之为“雁阵”。雁阵是一些家庭,或者说是一些家庭的聚合体,他们由拥有共同目标的大雁组成。雁阵由有经验的头雁带领,幼雁和体弱的雁,大都插在队伍的中间。雁群的队伍组织得十分严密,加速飞行时,队伍排成“V”字形,一旦减速,队伍换成“一”字长蛇形,这是为了进行长途迁徙而采取的有效措施。有时边飞边鸣,不停地发出“伊啊,伊啊”的叫声,起到互相鼓励、提醒、呼应、起飞和停歇等信号的传递作用,算是一种很好的团队沟通交流。
大雁在迁徙飞行过程中,为什么要排成V字形或一字型呢?如何才能更高效的飞行?
科学家经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发现:大雁以这种方式飞行要比单独飞行多出12%的距离,且飞行的速度是单独飞行的1.71倍。这种队伍在飞行时可以产生借力的协同效应,更省力。当飞在前面的头雁拍打翅膀时,翅膀尖上就会产生一股向上或向下的气流,排在它后面的就可以依次利用这股气流,从而节省了体力。还能起到不让比较老弱幼小的雁不因体力而掉队的现象。当某个大雁因某种原因脱离队形时,它会瞬间感觉到一种气流吸力,阻止它脱离队伍并,并能获得前面大雁给予力量,迅速回归队伍,不让团队中任何一只雁失败。
头雁在最前面的位置,引领整个雁阵的方向,所以需要头雁具有较强的相关经验和领导能力;因为头雁是最首要的气流和动力来源,体能消耗大,很容易疲劳,所以对头雁的体能要求比较高,且在长途迁徙过程中,还需要经常更换头雁。
如果孤雁迁徙,不仅耗费体力,还有形单影只的孤独,会有很多难以应对的风险。迁徙大多在黄昏或夜晚进行,旅行的途中还要经常选择湖泊等较大的水域进行休息,寻觅鱼、虾和水草等食物补充体能。
在飞行间歇的休息的时候,它们中有负责觅食、照顾年幼或老龄的“青壮派”大雁,有负责雁群安全放哨的大雁,有负责安静休息、调整体力的领头雁。
在雁群进食、夜宿或休息的时候,会有一只大雁专门负责安全警戒和巡视放哨,在其他大雁进食的时候自己不吃不喝,一旦发现有敌人靠近或遇到袭击,便会长鸣一声给出警示信号,群雁便整齐地冲向蓝天、列队远去。
当一只大雁生病或受伤实在不能坚持而脱离了飞行雁群,会有两个大雁陪同并给予帮助和保护。他们会一直陪着那只大雁直至到它能再次飞行或者死亡,然后继续飞行,追赶前面的队伍。
7. 避免过度和谐与消极和谐
和谐不等于没有冲突,不等于总是一团和气,不等于一潭死水,不等于总是做好好先生,这属于过度和谐和消极和谐,不是我们想要的和谐,我们鼓励良性的建设性的辩论探讨和竞争。
知识扩展:合理内部竞争的重要性
国外一家森林公园曾养殖了几百只梅花鹿,尽管环境幽静,水草丰美,又没有天敌,而几年以后,鹿群非但没有发展,反而病的病,死的死,竟然出现了负增长。这大大违背了养殖者的初衷,他们百思不得其解。后来他们接受建议,买回几只狼放置在公园里。在狼的追赶捕食下,鹿群只得紧张地奔跑以逃命。这样一来,除了那些老弱病残者被狼捕食外,其它鹿的体质日益增强,数量也迅速地增长着。在建立内部竞争机制的时候,要注意成员相互之间是竞争,而不是斗争,这种竞争是在理性的基础上。我们说,团队建设中,协作是团队的核心,但这并不意味着是一潭死水,没有争论。
智慧小故事:鲶鱼效应和沙丁鱼的故事
很久以前,在挪威的一个小镇,人们靠捕鱼为生。小镇紧靠着大海,因产出沙丁鱼而小有名气。在那里,渔船归航抵港时,只要沙丁鱼是活着的,一定会被抢购一空,卖个好价钱。活的沙丁鱼,吃起来味道鲜美极了。
遗憾的是,由于每次出海的时间比较长,少则两三天,多则六七天。等到归来时,沙丁鱼已经死去的死去,烂掉的烂掉。也正因为如此,活着的沙丁鱼才格外惹人垂涎三尺。人们想尽招儿,尝试着让沙丁鱼存活,但是无人成功。没有什么办法,大伙儿除了失望,只能望“鱼”兴叹。
有一天,一位老渔民照例准备出海打渔。出发前,可爱的小孙子嚷着要他多带回一些沙丁鱼。小家伙一定是好久没吃上沙丁鱼了,牙根直痒痒的。忙碌了几日,老渔民捕获了不少的鱼,当然少不了孙子点名要下的沙丁鱼。他喜出望外,驾船火速返航。谁知才到半途,沙丁鱼便不再鲜活了,懒洋洋的潜在水中,一动不动。
老渔民一边察看着鱼舱,一边心里暗暗着急。他无计可施,只得按照土办法,挑出那些死去的鱼。他看见一条挺肥美的鲶鱼飘浮在水面,猜想它肯定快要死了,于是捞起来打算扔掉。令人意想不到的是,鱼儿忽地一跃,挣脱他的手掌,掉进了装着沙丁鱼的鱼舱。
老渔民顺利归航了,回到阔别多日的家。他不敢相信,到达岸口时,原本以为那些沙丁鱼已经死去了,然而它们竟然都是蹦蹦跳跳的。他大感意外,仔细地想了想,不停地琢磨,觉得事出有因。经过反复研究,他终于发现了存活沙丁鱼的秘密。
鲶鱼救了沙丁鱼
有谁会想到,竟然是鲶鱼救活了沙丁鱼呢?人们费尽心机,想让沙丁鱼存活下来,无不失败。人没有办法做到的事情,鲶鱼做到了。
事情是这样的。大家都还没有忘记那条鲶鱼吧,它起先也是躺在自己的舱内的,正在悠然自得,被老渔民误以为快要死去,于是从水中抓了起来,而它挣脱了他的手掌,掉进了沙丁鱼舱。那个时候,大部分沙丁鱼原本是昏昏欲睡的,没想到竟然有异类分子跑了进来。顿时,鱼群中一片喧哗。鱼儿们纷纷骚乱了,显得一点也不安分。它们睁大眼睛,神经绷得紧紧的,快速在舱内游动,打量着眼前的外来客。
不知过了多久,鲶鱼还是没有离去。沙丁鱼根本不认识它,它们素不相识。于是沙丁鱼像炸开了锅似的,叽叽喳喳地议论起来
看它的那副样子,肯定不怀好意,我们可要小心一点。”一条大沙丁鱼禁不住叫出了声。
“有什么大惊小怪的,只有一条鱼,它能怎么样。”体型硕大的沙丁鱼嗤之以鼻。
“不管怎样,大家还是小心一点。”又有沙丁鱼发出倡议。
沙丁鱼哪里知道,其实鲶鱼是无辜的,它被迫离开住处,来到这个陌生之地。鲶鱼忐忑不安,惶恐不已,不敢丝毫懈怠,它担心沙丁鱼发起攻击。一路上,两军对峙,彼此你盯着我,我瞪着你,谁也没有松懈。沙丁鱼想要驱逐眼前的入侵者,解除心头不快。而鲶鱼又苦于无路可退,只得硬着头皮呆在那儿……
正所谓有心栽花花不发,无意插柳柳成荫。老渔民歪打正着,借鲶鱼救活了沙丁鱼。
鲶鱼救活沙丁鱼的故事,简单地说明一个道理,不妨称之为鲶鱼效应。在长期保持固有关系的群体环境中,加入陌生身份的人,会引起群体人员的瞩目,带来刺激性因素,促进环境氛围的活跃与改变,这就是鲶鱼效应。